测绘工程专业介绍
(代码:081201 本科)
一、专业简介
测绘工程专业(专业代码:081201)学制4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本专业于2007年开始招生,经过十二年的建设与发展,专业学科水平在中国校友会网2017-2021年在同类院校排名全国第四、四川省第一,2022年全国本科院校排名第17。拥有全息投影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摄影与遥感数据实验室和测绘综合实验室等5个重点实验室,建起了具有省内先进水平的测绘与地理建成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实践教学中心和南方测绘实习基地、广州中海达实习基地等8个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形成了教学与产业相结合,独具特色的“产、学、教、研”有机融合的教学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专业建设成效。
2019年1月,测绘工程专业立项为四川省“四川省第二批应用型示范性本科专业”;2021年1月,立项为四川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5月,《工程测量学》课程立项为四川省一流课程;2023年1月,《遥感原理与应用》课程立项为四川省一流课程。
测绘工程专业主要是利用空间、电子、信息、激光、惯性等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技术,运用三维激光雷达、卫星、无人机以及遥感等设备测定地球与构(建)筑物的三维特征及其与指定参考系的关系以及这些技术在工程、工业和人类生活中的应用。培养能掌握现代空间测量技术、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的高素质应用型测绘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依托学院先进的实训平台和多家企业,深度产教融合,紧跟测绘科学与技术前沿,毕业生供不应求。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培、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一定的人文、数理基本知识;具备地理空间信息获取、处理、表达和应用的基础理论、方法及技能;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本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立足绵阳、面向四川、服务西部,以无人机测绘技术为主,毕业后能在建筑、交通、国土资源、城市规划、水利等部门从事大地测量、工程测量、不动产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地理信息工程、地图制图等测绘技术和管理工作,具有继续学习和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
三、师资队伍
本专业拥有一支忠于教育、热爱学生,教学与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测绘工程专业专任教师共包含7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人,高级职称占比42.86%,教师中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达到100%。除此之外还长期聘请企业高级工程师与西南科技大学的教授作为兼职教师。
四、专业定位
测绘工程紧盯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发展,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平台,采用实践教学与产业化项目相互融合的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学生掌握无人机测绘、摄影测量与遥感以及三维激光雷达测量等理论与实践能力,注重培养掌握先进测绘技术的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五、测绘工程专业特色与优势
本专业重视产、学、研、用相结合,与省内外测绘类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上市公司、大型测绘地理信息龙头企业建立了广泛深度的合作关系。毕业生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就业创业前景好,就业岗位需求远远超过毕业生数,就业率、签约率排名学校前列。有的考取西南交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全国重点院所研究生继续深造;有的通过学院就业创业的培训指导和实践,毕业后自主创办的企业已经成长为西南地区的科技领先企业;有的走上职业经理人道路,成长为上市公司和骨干企业、龙头企业的高管和技术总监等。
绵阳城市学院的测绘工程专业在办学过程中始终如一地秉承行“有教育理想的人,办理想的教育,培养有理想追求的人。”的办学理念,形成了三大特色与优势:
(1)凸显应用型办学定位,贯彻“厚品德、尊个性、强基础、重实践”的方针,构建与测绘工程发展及社会需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以“强化基础、因材施教、优化结构、重视实践、提高素质”为培养原则,不断深化专业教学改革。
(2)倡导“以目标促学生发展,以专业带学生活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目标激励,分类指导”的学业引导机制,实行“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专业导师制管理模式,三年内在各类省级以上专业竞赛中获奖45项,川内排名前茅。2020年举办四川省第六届测绘技能大赛,把学科竞赛和学生活动紧密结合,并取得较好的成绩和川内同行高校的认可。
(3)以教师科研带动本科生的专业训练。一流高校的教师会将更多的精力用在研究生培养上。绵阳城市学院是一所普通高校,专业全体教师把这份热情全部倾注在本科生上。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全体教师把课程与科研项目结合,本着“把本科生当成硕士生培养”的目标和要求,教师全员指导,学生全员参与本专业教师及其他高校、企业的科研工作。近三年来,在校生参与科研项目人次达223人次,申报专利3项,发表论文12篇。社会及用人单位的共同评价是本校测绘工程专业的学生专业基础功扎实,专业思想巩固,动手能力强,科研素养高,肯吃苦,能扎根一方。
六、实习与就业情况
(1)实习单位
测绘工程专业毕业生实习领域广泛,主要是到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国家基础测绘建设、陆海空运载工具导航与管理、城市和工程建设、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等测量工程、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实施和研究工作。
(2)就业典型
毕业年限 |
学生 |
工作单位 |
2020届 |
丁靖 |
自贡市水利电力建筑勘测设计院 |
2020届 |
周瑞英 |
成都图语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2020届 |
成昊 |
核工业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2021届 |
李松宇 |
中铁十八局集团 |
2021级 |
袁波 |
四川省第十五建筑有限公司 |
2021级 |
胡彦月 |
长江重庆航道工程局 |
2022届 |
王清蓉 |
四川晴测科技有限公司 |
2022届 |
勾沛文 |
四川国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2022届 |
唐万权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2023届 |
杨浩林 |
四川绵蜀测绘有限公司 |
2023届 |
蒲宇 |
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测绘工程大队 |
2023届 |
龚安富 |
绵阳东展空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2024届 |
于佳浩 |
成都图煜空间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2024届 |
林根 |
自然资源部重庆测绘院 |
2024届 |
周郅涛 |
苍溪县水利局 |
(3)学术深造
毕业年限 |
学生 |
录取学校 |
2020届 |
王宏月 |
成都理工大学 |
2021届 |
李靖铭 |
西南林业大学 |
2021届 |
谢光伟 |
西华大学 |
2021届 |
林子扬 |
西南科技大学 |
2022届 |
马云轩 |
成都理工大学 |
2022届 |
张静 |
重庆交通大学 |
2023届 |
邓荣 |
昆明理工大学 |
2023届 |
赵研 |
绵阳示范学院 |
2024届 |
廖多婷 |
成都理工大学 |
2024届 |
彭凡 |
攀枝花学院 |
2024届 |
张杨 |
攀枝花学院 |
2024届 |
江永波 |
成都理工大学 |
2024届 |
钟小强 |
成都大学 |
2024届 |
杨波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七、教学环境

3D全息投影虚拟仿真实验室

无人机测绘实训基地

遥感数据处理实验室
八、学科竞赛
近5年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测绘技能大赛覆盖本专业学生的90.12%。获得奖项50余项,学生获奖人数89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