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专业介绍
(专业代码:130504 本科)
一、专业简介
产品设计专业(专业代码:130504)设计学类,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校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本专业以“设计赋能产业,创新驱动发展”为理念,构建“产教融合、数智赋能”的特色培养生态。依托“课程—项目—竞赛—实践”四维贯通的培养体系,整合模型制作实验室、3D打印工坊、AIGC产品创新设计中心等10余个专业实验平台,与绵阳科技城光子研究院、四川科瑞达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等行业标杆共建“课程+工作室+项目”的实战教学模式,将AIGC技术、用户体验设计等前沿领域深度融入教学链条,致力于培养具备创新思维、跨界整合能力与设计实操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目标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设计人才。学生需系统掌握设计学、工学、美学交叉学科理论,精通产品手绘表现、人机工程学应用、模型制作等专业技能,具备运用AI辅助设计、RPA流程自动化等现代信息技术解决复杂设计问题的能力。毕业后可在消费电子、家居设计、互联网等领域从事产品设计、交互设计、服务设计等工作,成为兼具人工智能应用能力与行业洞察力的“多专多能”型人才。
三、师资队伍
专业构建了结构优化的师资团队,现有教职工2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6人(含副教授5人),“双师型”教师占比达70%。同时从行业引入8名资深设计师与高校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形成"中青年学术骨干+企业实战导师"的双师结构。师资团队深度参与绵阳科技城光子研究院等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兼具学术科研与企业项目落地经验,为学生提供从理论到实践的全链条指导。
四、实习与就业
(一)产学研协同实现体系
与绵阳科技城光子研究院、四川长虹工业设计中心、成都洛可可设计有限公司等行业头部企业共建实习基地,覆盖设计研发、智能制造、互联网等领域。学生在毕业实习阶段可直接参与企业真实项目,实习成果获合作单位高度认可。
(二)全周期职业发展路径
职业发展阶段 |
核心能力构建 |
典型职业岗位 |
初级(0-3年) |
掌握PS/AI/Rhino等设计工具,理解全流程设计规范,具备基础项目执行能力 |
产品设计助理(智能硬件原型开发)、UI/UX设计专员(界面视觉优化)、交互设计助理(人机流程辅助设计) |
中级(3~8年) |
独立主导项目策划,精通用户需求分析与跨部门协作,掌握行业趋势预判能力 |
资深产品设计师(智能家电全流程设计)、用户体验设计师(教育类智能体策略制定)、设计项目经理(多项目统筹管理) |
高级(8年以上) |
具备战略规划与跨领域资源整合能力,引领前沿技术应用 |
设计总监(企业设计战略制定)、创新设计专家(AIGC+参数化设计工具开发)、用户体验负责人(金融领域个性化服务体系搭建) |
(三)就业与深造成果
近五年就业率持续保持95%以上,毕业生广泛就职于绵阳广播电视台、四川科瑞达电子、全友家私等企事业单位。同时专业大力支持学业深造,2021-2025年间已有近20名学生考取研究生,录取院校包括四川师范大学、景德镇陶瓷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可考取工业设计师资格证、AIGC应用工程师等专业证书,为职业发展赋能。
(四)部分就(创)业典型
学生 |
工作单位 |
蒋钊 |
绵阳广播电视台 |
周光杰 |
雅安开放大学 |
潘贞丽 |
绵阳城市学院 |
程明浩 |
四川沃轮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蒲晶鑫 |
广东金种子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吴磊 |
四川鹿匠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韩学昭 |
北京弘宇飞拓科技有限公司 |
张宸嘉 |
四川天府新区永兴小学 |
彭林 |
四川科瑞达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杨可 |
全友家私有限公司 |
王海涛 |
宁波夕川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向长旭 |
宁波市几米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五)部分学业深造
毕业年限 |
学生 |
录取学校 |
2021届 |
白书琳 |
四川师范大学 |
2022届 |
钟雨含 |
云南艺术学院 |
2023届 |
陈棋 |
兰州理工大学 |
2023届 |
周妍洁 |
景德镇陶瓷大学 |
2023届 |
刘宏怡 |
西华大学 |
2023届 |
周霖淇 |
四川农业大学 |
2024届 |
雷培培 |
厦门理工学院 |
2024届 |
董馨钰 |
青岛科技大学 |
2024届 |
梅洁 |
吉林大学 |
2024届 |
陈瑶 |
西安理工大学 |
2024届 |
叶欣雨 |
成都大学 |
2025届 |
李晓宇 |
西南石油大学 |
2025届 |
李嘉懿 |
四川师范大学 |
2025届 |
张倩 |
西华大学 |
2025届 |
邓雨荥 |
西华大学 |
2025届 |
林蕊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五、学科竞赛与实践生态
专业构建“创意孵化—实践落地—产业对接”的生态链,组织学生参与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米兰设计周等顶级赛事,累计获国家级、省级奖项900余项,获奖数据位居全校前列。同时开展“创意集市”“毕业设计展”等品牌活动,结合乡村振兴文创设计等公益项目,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与综合素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