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工程专业
(专业代码:080213T 本科)
一、专业简介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专业代码:080213T)是教育部为了全力推进强国战略和智能战略而重点培育的“新工科”专业,是在新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机器人等新兴科技的助推下,集计算机、互联网、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领域精华技术于一身的融合性学科,也是当前和未来支撑各个主流行业的引领性重点专业。
绵阳城市学院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是学校充分发挥地处中国唯一科技城的区位优势,整合本领域内特色资源基础上,以工业机器人设计与应用、智能制造产线设计为专业特色,倾力打造的在西南地区同类院校中最具竞争力专业之一。本专业与国家大型科研院所、国内行业龙头企业等单位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以培养面向未来,适应性强,应用面广,能在国家战略高新领域施展才华的应用型人才为己任。
本专业建有全校最大的智能生产线实训中心,包括智能制造生产产线实训室、工业机器人实验室、模块化机器人创新设计实验室、3D打印实训室、机器视觉与液压融合实验室、嵌入式实训室、物联网实训室、仿真设计实验室等先进的专业实验实训室。
修业年限:4年(弹性修业年限3-6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智能制造工程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及基本技能,能针对复杂智能制造工程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并组织实施。在机械产品设计、机电控制、智能制造工艺等相关领域,具有从事智能产品技术开发、设备维护、工艺设计及企业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能力,能够将人工智能应用技术融入智能机械产品设计、智能制造等相关领域,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创新意识、可持续发展理念,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理想、多专多能”应用型人才。
三、师资队伍
本专业教师团队由四川省教学成果获得者领衔,拥有学校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的各类型教师。目前共有工程领域专兼职教师10余人,校级以上教学科研创新团队2个,其中:
博士、硕士学位以上教师占比80%以上;
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等高级职称人员占比40%以上;
同时长期聘请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国家级科研院所以及国家电网、长虹、九洲等企业项目融入教学与就业环节,打造出一支区域内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
四、实习与就业
(一)实习单位
本专业处于中国唯一国家级科技城和成渝经济圈中心点,拥有卓越的地理位置,背靠全球顶级科技资源,与国家大型科研机构—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四川精上缝纫机有限公司等建立了全方位紧密的实践合作,将教学实践、实习就业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进行全局规划与实施,使学生真正成才。

(二)就业前景
本专业毕业生所学知识适应性强,就业面宽广,能够在政务、公共管理、工业、服务业等众多行业从事设计类、管理类、运维类等工作,典型就业岗位包括政府部门科技行政岗、国家科研单位专业技术岗、国有企业研发设计岗等,毕业后5-10年,本专业毕业生多成为就业单位技术骨干和中高层管理人员。
(三)学业深造
学业优秀的学生可申请继续学习深造和报考研究生攻读硕士学位。近年来,毕业生相继考入西南科技大学、济南大学、湖北工业大学、西华大学等高校。
五、学科竞赛
本专业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竞赛,在教师的悉心指导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在“京东方杯”智能制造技能大赛、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环保科普创意大赛、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等比赛中获得多项国家级、省级奖项。

六、学生活动
本专业建有与学科相关的多个科技与兴趣社团组织,包括智能机器人社团、未来工匠专业社团、电子设计工作室、信息技术探索者社团、等,促进学生课外综合能力与素质的提高,丰富学生业余生活。参加社团的学生中,毕业后考研上线、考入行政事业单位、进入国有企业等比例超过80%,社团对学生专业知识、个人特长等方面的锻炼卓有成效。
